close

Before Sunset.jpg

 

你有沒有想過,當你有一天跟那個藏在你心裡檔案櫃深處、鎖上三道密碼鎖的EX檔案重逢,會是怎樣的場景?

 

 

我有。不知道為什麼,最常想起的並不是我最愛的那個檔案,而是曾經割傷我最深的那一個。而且當我走在下班的街頭想起他,本來累得要命、妝都花了、頭髮也扁掉了的我就會忽然精神抖擻抬頭挺胸,下意識的反應:「如果他現在迎面走來,我一定要看起來光鮮亮麗才行!」這種心態簡直像是金田一少年殺人事件裡面的典型兇手,隱姓埋名忍氣吞聲活了好多年,就是為了復一個多年前的深仇大恨似的,不大正常。何況在我的case裡,那個EX檔案根本不住在香港,所以實際上會迎面撞見的機率實在是很低。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世界小得很,阿湯連在香港地鐵站都可以碰到以前在美國唸MBA的墨西哥同學(她還只是來香港找男友玩,人其實不住香港),而阿湯在香港的美國好友的義大利未婚妻竟然是在一家跟我爸公司素有淵源的香港公司上班,所以說,我還是隨時光鮮亮麗準備迎戰比較好。(是在堅持個什麼呀我?)

 

 

 

*       *       *

 

 

 

當然,也有不那麼劍拔弩張的重逢。

 

 

 

在我那個年代的文藝青年都很愛的一部片Before Sunrise《愛在黎明破曉時》,全片只有兩個演員:伊森霍克跟茱莉蝶兒的嘰哩呱啦對話。那是1995年,兩個大學生在往維也納的火車上相遇。相談甚歡之下,女生接受男生的邀請,一起在維也納下車,度過了美妙的一天一夜。然後男生就要回美國去了。兩人本來為了耍酷沒有留下對方的聯絡方式,最後在火車即將開走的時候,慌亂的相約:一年後的今天,在這個月台上相見。然後電影就這樣結束了。

 

 

 

九年以後,電影出了續集,Before Sunset《愛在日落巴黎時》。看來,八年前的月台之約因為某種原因並沒有實現。男生已婚也有了一子(雖然婚姻並不太幸福)成為一位小有名氣的作家,女生住在巴黎從事公益工作。九年的光陰,在兩人的身上都留下了痕跡。在電影裡,男生來到巴黎的老書店辦新書簽名會,心裡暗暗期望女生會出現。當她真的出現,就在他離幾步的距離,兩人的眼神交會。在失散九年以後......在經歷了人生的夢想與現實的磨練之後,兩人重逢了。

 

 

 

導演拍得那樣輕描淡寫,但在漆黑的電影院裡,我忽然感覺鼻酸,然後淚水就充滿了眼眶。

 

 

 

「當他們抱緊彼此時,我才知道原來我和他們一樣,是如此依戀著過去。」網友Pulp這樣形容。我想,我不能說得更好了。

 

 

 

*       *       *

 

 

 

在這個人人Facebook的年代,失散九年的劇碼大概很難上演。但是EX檔案能夠從記憶深處的檔案櫃搬到Facebook,表示當你想到他的時候,已經不痛了。當你看到他跟新任女友/男友的甜蜜近照,也許會有點酸酸的,但還是能夠真心的給他祝福。

 

 

 

重逢喚起的是「過去」,讓過去的一切排山倒海而來。依戀過去,其實並不代表想要回到過去。更多的是對於時光流逝的感傷,以及對於曾經有過的種種可能,感到失落。

 

 

 

圖片來源:Before Sunet電影劇照,從這裡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together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